财政部、商务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于11月30日联合宣布,从12月1日起,将家电下乡的实施范围扩大到14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从明年2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广。
据估计,彩电、冰箱、洗衣机、手机等农民需求量大的产品连续四年在全国农村实施家电下乡,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.8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。
扩大内需应对挑战
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形势变化,实施农村家电,扩大国内需求,特别是农村市场消费,已成为中国保持增长的迫切任务。
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,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,中国经济增长开始下降,经济增长出口,部分企业和行业经营困难,面临挑战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调整宏观监管政策,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实施农村家电,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,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。
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认为,在当前海外市场需求下降、中国家电行业出口下降的情况下,全国推广农村家电,不仅有利于协调国内外市场,扩大国内市场需求,而且有利于协调消费、投资、出口,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。目前,中国的居民消费率明显低于世界水平。据世界银行统计,2007年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。
消费率的差距意味着扩大消费潜力。据估计,即使农村家电的普及率只提高了1个百分点,每台家电也可以增加对200多万台家电的需求,扩大农村消费的潜力巨大。
张少春表示,农村家电政策实现了从投资、出口到消费领域的财政资金支持。这一突破有利于调动农民的购买热情,大幅扩大农村消费,推动消费、投资、出口比例关系的调整,改变投资、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,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的驱动作用。
缓解家电行业的困境
受经济危机影响,2008年中国家电行业受到一定影响。家电下乡的实施给整个家电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傅自应说,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制造商和出口国,彩电、冰箱、洗衣机和手机的产量居世界第一。2007年,这四类产品出口总额为579亿美元,出口依赖性约为50%,产能过剩严重。特别是今年以来,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、人民币汇率的升值、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因素,家电出口受到了极大的限制,许多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。
统计显示,今年前9个月,中国家电行业累计出口额281亿美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7.5%,但扣除人民币升值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后实际增长不到10%,远低于往年平均增长25%。由于家电行业使用的原材料较多,家电行业低迷,对钢铁、有色金属、塑料等行业也有不利影响。
张少春表示,全面推广农村家电是国务院的重要决策,将为家电企业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,也将促进家电企业从国外到国内,从城市到农村,建立适合农村消费生产流通体系的特点,发展国内农村市场,实现产品市场多元化,降低经营风险。
傅自应认为,对于国内家电企业来说,进一步扩大出口不仅更加困难,而且面临着贸易摩擦的增加,国内城市市场接近饱和,迫切需要启动农村市场来消化产能过剩。农村家电政策出口监管政策启动农村市场,不仅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,提高品牌影响力扩大空间,有利于消化家电行业产能过剩,扭转企业效率下降势头,为出口稳定增长提供基础和保障,也有助于真正启动国内需求,特别是消费,实现国内外和谐发展。
据了解,共有90家生产企业和57家流通企业中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