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0月10日,宜家主动在美国召回336万个窗帘。同样的窗帘在中国也有销售,但宜家表示,它不会在中国召回,也没有召回的计划。据了解,宜家之前在美国召回过两次,因为这种窗帘会导致孩子窒息而死。宜家对中美的不同态度在中国引起了争议。
■事件回放
在美国三次召回窗帘
6月10日,宜家主动在美国召回336万个窗帘。6月17日,中国媒体报道了此事,但在中国,宜家不仅没有召回该产品,而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该产品符合相关标准,没有召回计划。
而记者从CPSC(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)网站了解到,由于同样的原因,宜家在2008年12月和2009年8月召回了7.9万个罗马窗帘,2009年10月召回了5.3万个卷帘。6月10日的召回是宜家在美国第三次召回问题窗帘。
■最新进展
宜家接受退货
6 6月23日,记者致电宜家客户服务电话咨询罗马窗帘的安全问题。客户服务人员表示,产品本身没有质量问题,但仍可以到宜家退货。客户服务人员表示,他们只与北美的协会合作进行召回,在中国仍然没有召回计划,只是担心消费者安装的问题。因此,如果消费者有疑问,他们也可以在没有收据的情况下退货。
同日,他联系了宜家北京公司营销部,表示将采访此事。该男子说,宜家大中华区负责此事。他记录了记者的电话号码,但在出版前没有回应。
■相关思考
谨防问题在全行业蔓延
面对宜家事件,郎丹科表示,消费者自身的意识很重要,相关部门的干预也很重要。他认为,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类似的事情:一是尽快引入质量缺陷召回规则;二是与侵权企业沟通,定性产品问题,督促企业维护消费者权益;三是在部门领导下,对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产品进行普查,避免问题在整个行业蔓延。此外,我们还应注意窗帘的其他安全问题。如果有些窗帘太重,很容易导致窗帘杆支撑和坠落,有些材料更锋利,会造成人身伤害,促进行业标准的改进。
■ 各方观点
如果你不照顾它,你就不能抱怨窗帘
我认为孩子被拉绳勒死是父母自己照顾不好造成的,不能靠别人的窗帘出问题。孩子被桌子撞了。是不是也说桌子不合格要召回?而且宜家没有这种产品,国内很多店卖的窗帘也是这样,不能怪宜家。-消费者吴先生
召回要大方
对儿童的这种威胁,企业在销售中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警告提示,足以阻止消费者,否则就会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。其次,即使通知仍然不能免除责任,因为这种威胁必须通过简单和简单的方式来避免。消费者有疑问可以退货,似乎有解决方案,但这实际上是为了逃避召回?因为无论消费者是否担心,只要产品的潜在威胁没有消除,消费者的安全就不能得到保证,挤牙膏解决方案,不妨慷慨地站起来召回侵权商品。-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 郎丹柯
如果有问题,改进是责任企业
由于儿童死亡等严重事故已经发生,宜家不能再声称其产品符合质量标准,应该得到改进和消除危险。现在这太没有企业责任感了。最重要的是,宜家在美国召回产品,而不是在中国召回,这显然欺负了我们中国人!-消费者 孟女士
宜家不负责任
虽然产品符合标准是合格产品,但该窗帘存在设计缺陷,属于缺陷产品。宜家有义务向行政部门报告,并及时通知消费者。此外,还应消除已经产生的风险,并在生产过程中消除不合理的部分。目前,虽然消费者可以退货,但宜家的做法仍然不负责任。因为对于那些不退货的消费者,安全风险仍然存在,如果有问题,宜家仍然应该承担责任。消费者还应注意采取相关措施来消除风险。-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 邱宝昌
■评论
两种表情让我看到虚伪
上周,宜家在北美召回了336万个窗帘。许是这个数字吸引了媒体,那里的召回公告刚刚出来,这里的中国人成了热议。
与很多人一样,乍闻此事,我先是一惊:窗帘还能闹出人命来!此后,则不满于宜家“中国不召回”的傲慢态度。生命可贵,难道因为法规有盲区,你便有理由放松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吗?如此,宜家与不负责任的小作坊又有何异?
几天后,面对许多问题,宜家的态度开始放松,从产品质量没有问题,不召回到担心,可以退货。然而,如果你知道,自2008年以来,类似缺陷产品的召回已经是宜家的第三次;如果你知道宜家知道北美和欧洲儿童的死亡数字令人震惊,甚至是中国的警告;如果你知道只增加一个小设备可以有效地防止危险,宜家没有改进,你愿意理解世界著名的家庭鳄鱼吗?
也许,不可理解的远不止于此。面对召回,宜家有着明显的表情。去年年底,宜家在中国召回了雷帕儿童高脚椅。当时,许多记者收到了宜家公关系统主动发送的电子邮件。但奇怪的是,上次只有一份报告说孩子们擦伤了腿,宜家大张旗鼓,高调地展示了他们的责任感;这一次,不止一个孩子窒息甚至死亡,不止一次大规模召回。为什么宜家没有声音?
企业保护自己的形象是正确的,但你不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。这样的避重就轻,前热后冷,难免让人觉得虚伪。世界上没有秘密。问题窗帘的事件证明,与其隐藏和隐藏,不如慷慨地承认自己的错误。